通格创智(杭州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400-112-8028

市场资讯

基于模型与图纸的AI精准核价

公司新闻 2025-03-11

在机械制造领域,成本核价是决定产品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。传统核价依赖工程师手工解读二维图纸、估算材料用量、计算加工工时,效率低、误差率高,尤其对复杂零件和非标设备更易出错。随着三维建模技术和人工智能(AI)的深度融合,基于三维模型与二维图纸的AI核价系统正成为行业新标杆。本文将介绍其技术原理、应用场景及实践价值。


一、技术基础:三维模型与二维图纸的数据融合


机械制造核价需整合两类核心数据源:

1. 三维模型:包含几何形状、三维拓扑等结构化数据(如STEP、IGES格式)。

2. 二维图纸:提供尺寸公差、表面粗糙度、工艺注释等非结构化信息(如PDF、DWG格式)。

AI的技术突破:

· 三维模型解析:

o 通过自研工具提取模型体积、表面积、孔洞、加工特征等数据。

o 结合材料库(如钢、铝合金密度)自动计算毛坯重量,精准估算材料成本。

· 二维图纸识别:

o 计算机视觉(CV):定位图纸中的关键信息区块(如螺纹孔标注、公差、粗糙度、材质、技术要求等)。


二、AI核价的核心流程


1. 数据输入与预处理

· 三维模型:上传STEP文件 → 解析几何特征 。

· 二维图纸:扫描图纸 → AI去噪、矫正 → 提取尺寸链与工艺要求。

2. 加工工艺智能推断

· 特征识别:AI判断零件加工方式(如车削、铣削、线切割):

o 例:圆柱体+中心孔 → 车床加工;复杂曲面 → 五轴铣削。

· 工时与成本计算:

o 调用加工参数库(如切削速度、刀具寿命) → 结合设备费率(CNC机床每小时成本) → 估算加工费用。

3. 动态成本优化

· 替代方案推荐:AI对比不同工艺组合(如“铸造+精加工”VS“3D打印”),输出成本最优解。


三、行业应用场景与案例


场景1:非标设备快速报价

· 问题:定制化生产线无类似项目数据参考,依赖工程师经验。

· AI方案:

o 三维模型自动拆分焊接件、标准件 → 分别计算材料与采购成本。

o 根据图纸中的焊接符号(如角焊、满焊)估算人工工时。

场景2:设计-成本实时协同

· 问题:设计阶段未考虑成本,导致后期反复修改。

· AI方案:

o 设计师修改三维模型时,AI反馈成本变化(如“壁厚增加2mm → 材料成本+12%”)。


四、技术优势与挑战


优势:

· 效率:核价周期从“天级”进入“分钟级”,支持快速响应客户询价。

· 精准性:规避人工计算中的公式错误(如圆柱体积误用直径而非半径)。

· 可扩展性:支持从单一零件到整机设备的全链路核价。

挑战:

· 数据孤岛:企业历史工艺数据分散在Excel、纸质文档中,需结构化清洗。

· 工艺知识库构建:小众加工方式(如电火花加工钛合金)缺乏数据,需专家规则补全。

· 图纸标准化不足:注释不全或符号不规范,导致AI识别失败。


基于三维模型与二维图纸的AI核价技术,正在打破机械制造领域成本控制的“经验壁垒”。它不仅将工程师从繁琐的手工计算中解放,更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帮助企业精准定价、优化工艺。未来,随着AI与工业软件的深度集成,“设计即核价”的理念将成为行业标配,推动机械制造向智能化、高效化持续迈进。


了解更多可咨询通格创智

相关资讯

免费试用
400-112-8028

© 2014-2025   通格创智(杭州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19016663号-1 技术支持:赛虎科技